推广 热搜: 家庭教育  幼教  家庭  教育  初中  知识  教育资讯  高中  学习  小学 

2020年高考考试语文重点复习专题03 标点符号常识清单

   日期:2024-08-01     来源:www.wxdjhl.com    浏览:747    
文章简介:高考考试必背口袋书专题3、标点符号常识清单(一)   清单一  点号 句末点号:句号、问号、叹号 1.句号 句号主要表示句子的陈述语气。句号的形式是“。

高考考试必背口袋书专题3、标点符号常识清单(一)

 

清单一  点号

句末点号:句号、问号、叹号

1.句号

句号主要表示句子的陈述语气。句号的形式是“。”。

用于句子末尾,表示陈述语气。用句号主要依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、带有陈述语气和语调,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。如:

①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。

②乙:好。

有时也可表示较缓和的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。如:

①请你稍等一下。

②我不由地感到,这类普通劳动者也同样是非常值得尊敬的。

图或表的短语式说明文字,中间可用逗号,但末尾不需要句号。即便有时说明文字较长,前面的语段已出现句号,最后结尾处仍不需要句号。如:

①行进中的学生方队

②经过治理,本市市容市貌焕然一新。这是某区街道一景

2.问号

问号主要表示句子的疑问语气。问号的形式是“?”。

用于句子末尾,表示疑问语气。用问号主要依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、带有疑问语气和语调,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。如:

①你如何还不回家去呢?

②难道这类普通的战士不值得歌颂吗?

③这是什么精神?这是国际主义精神。

选择问句中,一般只在最后一个选项的末尾用问号,每个选项之间一般用逗号隔开。当选项较短且选项之间几乎没停顿时,选项之间可不需要逗号。当选项较多或较长,或有意突出每一个选项的独立性时,也可每一个选项之后都用问号。如:

①诗中记述的这场战争到底是真实的历史描述,还是诗人的虚构?

②这是巧合还是有意安排?

③要一个哪种结尾:现实主义的?传统的?大团圆的?荒诞的?民族形式的?有象征意义的?

④但到底是称赞我什么:是有几处画得好?还是什么都敢画?抑或只不过一种对于失败者的无可奈何的安慰?我不能而知。

⑤这所有都是由客观的条件导致的?还是由行为的惯性导致的?

在多个问句连用或表达疑问语气加重时,可叠用问号。一般应先单用,再叠用,最多叠用三个问号。在没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适合叠用问号。如:

这就是你的做法吗?你这个总经理是如何当的??你如何竟敢如此欺骗买家???

问号也有标号的使用方法,即用于句内,表示存疑或不详。如:

①马致远,大都人,元代戏曲家、散曲家。

②钟嵘,颍川长社人,南朝梁代文学批评家。

③出现如此的文字错误,说明作者非常不认真。

用问号应以句子表示疑问语气为依据,而并不依据句子中包括有疑问词。当含有疑问词的语段充当某种句子成分,而句子并不表示疑问语气时,句末不需要问号。如:

①他们的行为举止、审美趣味,甚至读什么书,坐哪款车,都在媒体学会之中。

②哪个也不见,什么也不吃,什么地方也不去。

③我也不了解他到底躲到什么地方去了。

3.叹号

叹号主要表示句子的感叹语气。叹号的形式是“!”。

用于句子末尾,主要表示感叹语气,有时也可表示强烈的祈使语气、反问语气等。用叹号主要依据语段前后有较大停顿、带有感叹语气和语调或带有强烈的祈使、反问语气和语调,并不取决于句子的长短。如:

①才一年不见,这孩子都长这么高啦!

②你给我住嘴!

③哪个了解他今天是如何搞的!

用于拟声词后,表示声音短促或忽然。如:

①咔嚓!一道闪电划破了夜空。

②咚!咚咚!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。

表示声音巨大或声音不断加强时,可叠用叹号;表达强烈语气时,也可叠用叹号,最多叠用三个叹号。在没异常强烈的情感表达需要时不适合叠用叹号。如:

①轰!!在这天崩地塌的声音中,女娲猛然醒来。

②我要揭露!我要控诉!!我要以死抗争!!!

当句子包括疑问、感叹两种语气且都比较强烈时,可在问号后再加叹号。如:

①这么点困难就能把大家吓倒吗?!

②他连这类最起码的知识都不懂,还敢说自己是高科技人才?!

句内点号:逗号、顿号、分号、冒号

1.逗号

逗号表示句子或语段内部的一般性停顿。逗号的形式是“,”。

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,除去有时用分号,一般都用逗号。如:

①不是大家的意识决定大家的存在,而是大家的社会存在决定大家的意识。

②学习历史使人更明智,学文学使人更聪慧,学习数学使人更精细,学考古使人更深沉。

③如果不相信大家的理论能反映现实,如果不相信大家的世界有内在和谐,那就不可能有科学。

用于下列各种语法地方:

a)较长的主语之后。如:

苏州园林建筑各种门窗的精美设计和雕镂功夫,都让人叹为观止。

b)句首的状语之后。如:

在苍茫的大海上,狂风卷集着乌云。

c)较长的宾语之前。如:

有些考古工作者觉得,南方古猿存活于上新世至更新世的初期和中期。

d)带句内语气词的主语之后,或带句内语气词的并列成分之间。如:

他呢,倒是非常乐意地、全神贯注地干起来了。

可是整个村子——白房顶啦,白树木啦,雪堆啦,全看得见。

e)较长的主语中间、谓语中间或宾语中间。如:

妈妈沉痛的诉说,与亲眼见到的事实,都启发了我幼年时期追求真理的思想。

那女孩头戴一顶草帽,身穿一条绿色的裙子,腰间还系着一根橙色的腰带。

需要了解,对于文化传统,既不可以不分是非黑白统统抛弃,也不可以不管精华糟粕全盘继承。

f)前置的谓语之后或后置的状语、定语之前。如:

真美啊,这条蜿蜒的林间小路。

她吃力地站了起来,慢慢地。

我只不过一个人,孤孤单单的。

用于下列各种停顿处:

a)复指成分或插说成分前后。如:

老张,就是原来的办公室主任,上星期已经调走了。

车,不需要说,当然是头等。

b)语气缓和的感叹语、称谓语或呼唤语之后。如:

哎哟,这儿,快给我揉揉。

大娘,你到什么地方去啊?

喂,你是什么单位的?

c)某些序次语之后。
如:

为何很多人都有长不大的感觉呢?缘由有三:第一,爸爸妈妈一直认为自己比孩子成熟;第二,爸爸妈妈总要以我们的标准来衡量孩子;第三,爸爸妈妈出于爱心而总不想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走弯路。

《玄秘塔碑》所以成为书法的范文,不外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:其一,具备楷书点画、构体的典范性;其二,承上启下,成为唐楷的极致;其三,字如其人,爱人及字,柳公权高尚的书品、人品为后人所崇仰。

下面从三个方面讲讲语言的污染问题:第一,是特殊语言环境中的语言污染问题;第二,是滥用缩略语引起的语言污染问题;第三,是空话和废话引起的语言污染问题。

用顿号表示较长、较多或较复杂的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时,最后一个成分前可用“与”进行连接,“与”之前应用逗号。如:

重压过大、工作时间过长、作息不规律,与忽略营养均衡等,均会致使健康情况的降低。

2.顿号

顿号表示语段中并列词汇之间或某些序次语之后的停顿。顿号的形式是“、”。

用于并列词汇之间。如:

①这里有自由、民主、平等、开放的风气和环境。

②造型科学、技艺精湛、气韵生动,是盛唐石雕的特点。

用于需要停顿的重复词汇之间。如:

他几次三番、几次三番地辩解着。

用于某些序次语之后。如:

①我筹备讲两个问题:1、逻辑学是什么?2、如何学好逻辑学?

②风格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点:甲、题材;乙、用字;丙、表达;丁、色彩。

相邻或相近两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一般不需要顿号。若相邻两数字连用为缩略形式,宜用顿号。如:

①飞机在6000米高空水平飞行时,只能看到两侧八九公里和前方一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地面。

②这种凶猛的动物常常三五成群地外出觅食和活动。

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,也是2、三产业的基础。

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、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之间一般不需要顿号。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书名号之间,宜用顿号。如:

①“日”“月”构成“明”字。

②店里挂着“客户就是上帝”“水平就是生命”等横幅。

③《红楼梦》《三国演义》《西游记》《水浒传》,是国内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。

④李白的“白发三千丈”、“朝如青丝暮成雪”都是脍炙人口的诗句。

⑤办公室里订有《人民日报》、《光明日报》和《年代周刊》等报刊。

表示含有顺序关系的并列各项间的停顿,用顿号,不需要逗号。下例讲解“对于”一词使用方法,“人”“事物”“行为”之间有顺序关系,各项之间应用顿号。如:

〔对于〕表示人,事物,行为之间的相互对待关系。

〔对于〕表示人、事物、行为之间的相互对待关系。

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月日的简写形式时,用短横线连接号,不需要顿号。如:

2010、03、02

2010-03-02

3.分号

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分句之间的停顿,与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。分号的形式是“;”。

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。如:

①语言文字的学习,就理解方面说,是得到一种常识;就运用方面说,是培养一种习惯。

②内容有分量,尽管文章短小,也是有分量的;内容没分量,即便写得再长也没用。

表示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中第一层分句之间的停顿。如:

①人还没有看见,已经先听见歌声了;或者人已经转过山头望不见了,歌声还余音袅袅。

②尽管人民革命的力量在开始时一直弱小的,所以一直受压的;但因为革命的力量代表历史进步的方向,因此本质上又是不可战胜的。

③不管一个人怎么样伟大,也一直生活在肯定的环境和条件下;因此,个人的见解总难免带有某种局限性。

④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,以为可以凉快些;哪个知没凉快下来,反而更热了。

用于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。如:

特聘教授的职位职责为:1、讲授本学科的主干基础课程;2、主持本学科的重大科研项目;3、领导本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;4、带领本学科赶超或维持世界先进水平。

分项列举的各项有一项或多项已包括句号时,各项的末尾不可以再用分号。如:

本市先后打造起三大农业生产体系:一是打造甘蔗生产服务体系。成立糖业服务公司,主要给农民提供机耕等服务;二是打造蚕桑生产服务体系。……;三是打造热作服务体系。……。

本市先后打造起三大农业生产体系:一是打造甘蔗生产服务体系。成立糖业服务公司,主要给农民提供机耕等服务。二是打造蚕桑生产服务体系。……。三是打造热作服务体系。……。

4.冒号

冒号表示语段中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的停顿。冒号的形式是“:”。

用于总说性或提示性词汇之后,表示提示下文。如:

①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:午门、神武门、东华门和西华门。

②她开心地说:“咱们去好好庆祝一下吧!”

③小王笑着点了点头:“我就是这么想的。”

④这一事实证明:人能创造环境,环境同样也能创造人。

表示总结上文。如:

张华上了大学,李萍进了技校,我当了工人:大家都有美好的前途。

用在需要说明的词汇之后,表示注解和说明。如:

①主办单位:市文化局;承办单位:市图书进出口公司;时间:中秋节—20日;地址:市体育馆观众休息厅。

②方法之一:先读题干,再读原文,携带问题有针对性地读课文。方法之二:直接读原文,读完再做题,降低先入为主的干扰。

用于信件、讲话稿中称谓语或称呼语之后。如:

①广平先生:……

②同志们、朋友们:……

一个句子内部一般不应套用冒号。在列举式或条文式表述中,如不能不套用冒号时,宜另起段落来显示每个层次。如:

第十条遗产根据下列顺序继承:

第一顺序:配偶、子女、爸爸妈妈。

第二顺序:兄弟姐妹、祖爸爸妈妈、外祖爸爸妈妈。

冒号用在提示性话语之后引起下文。表面上类似但实质不是提示性话语的,其后用逗号。如:

①郦道元《水经注》记载:“沼西际山枕水,有唐叔虞祠。”

②据《苏州府志》载,苏州城内大小园林约有150多座,可算名副其实的园林之城。

冒号提示范围无论大小,都应与提示性话语维持一致。应防止冒号涵盖范围过窄或过宽。如:

艾滋病有三个传播渠道:血液传播,性传播和母婴传播,平时接触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。

艾滋病有三个传播渠道:血液传播,性传播和母婴传播。平时接触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。

冒号应用在有停顿处,无停顿处不应用冒号。如:

①他头也不抬,冷冷地问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
②这事你得拿主意,光说“不了解”如何行?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